协会快讯

广州博物馆2012春节专题

《祈福迎春——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增进羊城市民对历史悠久的中华年俗文化的了解,2011年12月29日至2012年2月29日,《祈福迎春——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在广州博物馆惜今阁进行为期2个月的展出。

 

本次展览由广州博物馆和青岛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共分为“拜神祈福”、“戏出·传说”、“民生写真”、“花鸟山水”四部分,形象再现了山东地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老年画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散落在民间的清代老版新印的木版年画作品,其中包括了独具特色的“三头灶君”年画和同顺德画店杨洛书“年年有余”年画,反映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大春牛”和“男十忙”年画,还有寓意财源广进、家庭幸福的“黄金万两”和“麒麟送子”等年画精品。

 

年画是中国百姓过年(春节)时张贴的画,最早可溯源于人类早期岩画石刻画,在汉代,“门神画”成为年画中最为常见的题材,经过二千多年的不断发展、演变,在清代,年画成为了中国农村家家户户过年时最常用的门窗、居室、庭院装饰品和民俗工艺品。

 

山东地区木版年画是我国历史上民间年画生产制作的主要地区,其中杨家埠是中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本次展览展出的80多件不同时期的山东民间年画囊括了山东境内最有代表性的杨家埠年画、东昌府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和平度宗家庄年画,具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地域特色。这些年画精品题材丰富、色彩鲜艳、构图饱满、线条清晰、人物造型生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纯朴的思想感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展览期间,为加深观众对年画制作工艺的了解,体验年画制作流程,青岛市博物馆专门制作了一套刻有“龙”图案的五色年画套印设备,供观众亲手制作年画。年画印制完成后,可加盖广州博物馆精心制作的“年年有余”、“黄金万两”年画图案印章,展览开幕当天持请柬观众还可以免费印制年画一张。

 

本次展览春节期间照常开放。欣赏吉祥喜庆的年画、体验年画制作工艺和流程,该展览将是羊城市民2012年新春佳节一道不容错过的“中国传统年俗艺术大餐”。

 

 

 

山东“四大年画”齐登场

 

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共有产地40多处,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年画均来自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影响较广、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的“四大产地”——杨家埠、平度、高密和东昌府年画,它们代表了山东年画制作的最高水平。通过欣赏本次展览中精选的80多件独具特色的年画精品,大家将对山东年画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有全面的了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80多件年画展品中,许多都是绝版年画(刻版已被毁),因此,这些年画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显弥足珍贵。

 

山东年画的“四大产地”中,以杨家埠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杨家埠是中国最著名的木版年画生产地之一,它的年画制作源于明末清初,鼎盛于清朝中后期,衰落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资料显示,在清道光年间,仅仅在西杨家埠就有年画店46家;光绪年间,西杨家埠的年画店更是发展到100多家。杨家埠年画以题材广泛,线条粗犷,想象丰富,对比强烈,风格古朴为主要特色,具有强烈的民间气息和深厚的装饰风味,其最早的题材是“门神画”,除了汉代“神荼、郁垒”造型外,到唐代以后相继发展出“秦琼、尉迟恭”、“钟馗”、身跨黑虎黄鹿的“赵公明与燃灯道人”等造型。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后期出现了大量反映生产劳动、丰收景象和农民所喜爱的人物、山水、花鸟鱼虫和戏曲故事等题材的年画。

 

在潍县杨家埠年画的影响下,山东东部、中部、南部、北部近30个县也发展了起来,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要数平度和高密。平度年画的主要产地是县城近郊的宗家庄,其年画题材和内容主要以表现喜庆吉祥和花鸟、戏曲故事为主。而山东东部的另一个年画主要产地是高密县,高密的年画作坊在生产规模上仅次于潍县杨家埠年画。是在受到潍县杨家埠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和平度年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高密最具代表性的年画是“扑灰画”。其制作方法为用柳烧制炭条绘粉稿,然后扑在正稿上,一次粉稿可“扑”成约五张正稿。在此基础上经过手绘敷彩,开眉眼、刷花、描金,再用笔勾出线条即完成。最后在画面上的重点部位涂上“明油”,使该部位明亮夺目。

 

东昌府年画是山东西部的年画制作中心,其木版刻书技术在明代山东已享有盛名。在发达的木版刻书业影响和带动下,东昌府的木版年画也发展了起来。东昌府与其他地区的年画最主要区别在于其“门神画”中有表现小说《三国演义》的题材,如《长坂坡》、《赵云救阿斗》等等。而且东昌府年画历来全部用木版分色套印,从不开脸敷彩,其艺术表现上造型生动,线条简练,富有版画味。

 

珍贵刻版一同亮相

 

本次展览中,除了80多件山东年画精品外,5套非常珍贵的清末民初的年画刻版,也将一同亮相,以飨羊城市民。山东年画制作的鼎盛期是在清朝,到了民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等原因,山东年画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境内的年画店纷纷停业,大量年画原版流失或者被毁,山东木版年画制作受到巨大影响。

 

在文革“破四旧”时期,山东年画更是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内容涉及神仙、驱邪题材的年画刻版被烧毁,而大量其他题材的年画刻版也受到牵连,被一起烧毁。当时,许多山东的民间艺人把大量的年画刻版劈成柴烧毁,山东年画刻版急剧减少。文革结束后,由于国外,特别是韩国收藏家在山东地区大量收购,导致山东境内的清末民初时期的年画刻版所剩无几。

 

为了对年画这种中国传统年俗工艺品进行保护,青岛市博物馆进行了抢救保护传统年画的行动,先后保护和收藏了许多清末民初时期的印版,是研究我国版画发展历史、传统印刷技术及青岛地区民俗、民间艺术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张年画,一个故事

 

本次展览展出的80多件山东年画精品,题材丰富,包括了“拜神祈富”、“戏出·传说”、“民生写真”和“花鸟山水”等题材,通过这些题材的年画,观众不但能够增进对山东年画的认识,还可以了解许多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和历史故事。

 

1、“灶王”年画

 

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创作初期,题材比较狭窄,迎合民间迷信信仰的要求,以刻印神像年画为主。其中包括了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门神、灶神、财神等神仙。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拜神祈福”中就有多幅关于“灶王”年画。“灶王”又名“灶神”、“灶君”,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司饮食之神。传说“灶王”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至除夕上天陈报人间善恶,所以民间有在十二月廿三日(小年)晚祭祀“灶王”的习俗,除夕夜晚再行接“灶王”之礼。

 

关于“灶王”的来历说法不一,其中北方流行“灶王”是玉帝女婿的传说。传说玉帝有个小女儿私下凡间,与一位小伙子结为夫妻,并为其夫君烧火煮饭。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就将夫妻俩封为“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后来,灶王奶奶看到百姓生活困苦,就经常借上天庭的机会偷偷带些吃的东西分给百姓,玉帝知道后,于是就下旨只准女儿、女婿每年腊月二十三回天宫一趟。此后,民间就有了每年腊月二十三进行一次大扫除,晚上祭灶,送灶王爷、灶王奶奶回天宫。到了正月初一五更,再将他俩接回人间的民俗了。

 

在中国年画中,“灶王”题材的年画在各地年画中经常出现,各地的“灶王”年画各有特色,其中有一种叫“金灶”的“灶王”年画非常有特色,其图像上方印有“二十四节气表”,供城乡百姓查核四季节气,以备农事操作的参考。

 

各地的年画都将“灶王”刻画成一家之主,长须丰颐,和眉善目;“灶王奶奶”则身穿凤冠霞帔,端庄清秀。各地的“灶王”年画中造型主要是“单座”、和“双座”,“单座”指的是年画中只有灶王一人,“双座”刻画的则是“灶王”与“灶王奶奶”一起并坐,受人供奉的场景。

 

有趣的是,本次展览中,来自东昌府的“灶王府”和“灶王府 富贵满堂”两幅年画中却出现了“三座灶”年画,画面中“灶王”居于中间,左右有两位夫人陪伴。其实,这种“三座灶”年画是山东潍县杨家埠和东昌府年画所独有的。为什么会出现“两妻灶王”年画呢?这与“灶王”来历的另一个版本有关传说,有一位叫张万仓的富家子弟,娶了贤慧的郭丁香为妻,后来,由于贪图美色,张万仓休了丁香,娶了另一名叫李海棠的女子。因为张万仓和李海棠两人好吃懒做,不到两年时间,家道中落。后来,李海棠改嫁,张万仓只好沿街乞讨。谁料,张万仓在乞讨的过程中,遇到了自己的前妻丁香,结果张万仓羞愧地撞死在灶前。玉帝知道这件事后,觉得张万仓能勇于认识自己的错误,尚有悔意,便封他为“灶王”,丁香也被人奉为“灶王奶奶”,一起被供奉在厨房内。可是,因为张万仓娶过两任妻子,所以在山东潍县就出现了“三座灶”的年画。

 

2、“民子山”年画

 

本次展览的第二部分“戏出·传说”中,展出了许多以中国戏曲文化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历史传说、典故为素材的年画。其中一张来自杨家埠的“民子山”年画,据说与山东杨家埠年画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某一天回首峥嵘岁月,忽然想起自己当和尚时,曾到山东沂县化缘,结果无人施舍,几乎饿死。他越想越生气,恶狠狠地说了句:“山东沂县不留!”并命大将常遇春率兵屠戮山东。常遇春大惊,以为朱元璋说的是“‘一’县不留”,可圣旨难为,只好照做。临行前,刘伯温指点常遇春:“滩河边上不饮马,常岭埠上不扎营”。结果,常遇春带兵至了潍县,不小心就扎营常岭,饮马潍河,结果许多士兵染上瘟疫死了。后来瘟疫到处传播,使得山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元璋只得下令从外地移民,重振山东。据潍县杨家埠杨氏家谱记载,洪武二年,杨家自四川梓潼县迁居山东潍县,安顿下来后,重拾年画手艺,画了一张名为“民子山”的年画,后来这张“民子山”年画传到了朱元璋手上,看到此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朱元璋就动了怜悯之心,下诏不再跟山东人过不去,而“民子山”年画也被认为是潍县杨家埠年画的鼻祖。

 

“民子山”讲述的是朱元璋小时侯和小伙伴“轮流做皇帝”的故事。“民子山”指的是朱元璋小时候与小伙伴放牛常去的村后山,后来由于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当地老百姓便把这座山称为“民子山”,意思是这山是皇帝以民为子,与民同乐的地方。小时候,朱元璋由于家贫,每天都和小伙伴们到“民子山”上放牛、玩耍,后来,朱元璋在山上发现了一座石椅,朱元璋就说:“今天咱们玩个轮流做皇帝的游戏好不好?”大家一致赞同,并按照年龄大小,轮流坐上石椅上当皇帝,其余的人则要一个一个地给皇帝下跪磕头。当第一个小伙伴坐上石椅后,其它小伙伴依次“朝拜”,最后轮到朱元璋,谁知他刚跪下,还未及磕头,那孩子就从石椅上跌了下来,前额被磕得红肿,口鼻出血;第二个孩子上去也一样。就在这时候,其中一个叫汤和的小孩被摔疼了,就高声叫嚷到:“你朱元璋什么鸟皇帝,等我长大以后,非把你推翻不可”。这时,朱元璋正在台上,大声喝道;“大胆,给我拉下去砍啦。”两个小孩就拉着汤和走到高粱地里“斩首”。据说,明朝立国后不久,朱元璋在诛杀功臣时,汤和由于在小时候曾被朱元璋斩过头,所以能够幸免于难。

 

3、“老鼠娶亲”年画

 

在展览的第三部分——“民生写真”展示了大量直接刻画农村生活、表现农民朴实文化思维观念的年画作品,其中出自平度的《老鼠娶亲》年画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之一。

 

“老鼠娶亲”是中国年画中最常见的题村,在这张年画中,描绘了老鼠娶亲的场景,其中有的老鼠在敲锣打鼓、有的老鼠在举着“喜旗”,有的老鼠在抬喜轿,新郎穿着新郎礼服,骑在马上,新娘则坐在喜轿上,一派喜庆欢乐的场景。

 

“老鼠娶亲”是流传民间的民俗故事,相传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日子,会听到老鼠吱吱叫的声音,为了不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在该晚都会尽量提早熄灯就寝,并且在家中的厨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盐、糕饼与老鼠共享新婚的欢乐和一年来的收成,如果这一天你没有和老鼠打好交道,将会出现“打扰老鼠一晚,老鼠打扰你一年”的麻烦。

 

“老鼠娶亲”年画起源除了与以上的年俗有关之外,其实还与老鼠最重要的文化象征——旺盛的繁殖能力相关。老鼠被民间视之为“子神”,在民俗艺术上常跟瓜类、葡萄等多子植物搭配在一起,象征生殖繁衍、家族昌盛。因此,“老鼠娶亲”年画寓意生活美满、和顺外,也寓意人丁兴旺,子孙延绵不绝。

 

4、“年年有余”年画

 

中国百姓每逢年节喜事,讲究良多,尤其注重讲吉利话。这在民间被称为“讨口彩”,希望人们凭借画面上的形象读出声音来,表达形象的真正意图。山东民间木版年画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山水花卉、鸟兽鱼虫的创作同样被赋予了极深的含义,寄托了殷切的期望,表达美好祝福的作用。

 

在这类“讨口彩”的年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年年有余”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和“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富裕。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年画和吉祥图中,经常有鱼出现。年画和吉祥图中的鱼大部分是鲤鱼或金鱼,因为“鲤”和“利”谐音,金则表示财富,所以它们就常和生意联系在在一起,用来象征在生意中受益和赚钱。

 

中国传统民俗中,就有新年初四,以活鲤鱼拜门的传统。那一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手提一条用红头绳吊起的生猛鲤鱼,到各家口叩拜,一边拜,一边唱鲤鱼歌:“鳄鱼鲤鱼合合口,金银来到手”。鲤鱼碌碌眼,百病无侵犯。鲤鱼头,祝你全家福禄寿。鲤鱼腮,长年兴旺永无衰。鲤鱼鳞,生意兴隆多利润。鲤鱼肠,米顶到梁。鲤鱼游,祝你今年起高楼。鲤鱼心,朝进白银晚进金。鲤鱼蛋,餐餐九味(菜)白米饭。鲤鱼摆摆尾,年头好到年尾。大生鲤,大生鲤,今年好运属于你!

 

唱到最后一句,声音特别高。至此,户主烧爆竹,给利市,然后,唱鱼歌的便再到别家唱去了。直到今天,在广东鹤山等地乡村还流行着这一习俗,但歌词却大为简化,只念一句祝词:

 

“大生鲤,大生鲤,你家年头好到年尾!”

 

本次展览的第四部分“花鸟山水”中就展出了来自杨家埠的“年年有余”年画,画中有一位造型可爱的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鲤鱼,造型生动,色彩鲜艳,构图饱满,是一张年画精品。更为难得的是,这张“年年有余”的年画出自杨家埠著名的“同顺德画店杨洛书”之手。“同顺德画店”是杨家埠印制年画的“百年老店”,杨洛书则是“同顺德店的第19代传人。他是目前国内拥有刻版最多的年画艺人,被誉为“中国年画王”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12011Q012524Y.jpg1-12011Q01523W6.jpg

                       黄金万两(杨家埠)                           老鼠娶亲(平度)

 

 

 1-12011Q01GV92.jpg

民子山(杨家埠)

 

(通讯员:叶伟华)

 

 

春节到镇海楼印年画

                     ——广州博物馆“喜迎金龙辞旧岁  自制年画贺新春”活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丰富广州市民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广州博物馆籍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于1月25、26日(大年初三、初四)两天,特举办“喜迎金龙辞旧岁  自制年画贺新春”活动,欢迎对年画制作感兴趣的广大羊城市民亲临镇海楼参加。本次活动是为了配合广州博物馆在春节期间展出的《祈福迎春——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而举办的一次主题活动,

 

《祈福迎春——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于2011年12月29日开幕,由于展品精美、题材喜庆,自开幕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为了配合展览而专门制作的供观众亲手制作年画的“年画套印设备”,也受到了众多观众,特别是一家大小一起参与年画制作的家庭的追捧。该主题活动具有较强地操作性和趣味性,观众通过亲手制作年画,不但可以熟悉了年画的制作流程,而且在自制年画的过程中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加深他们之间的沟通,增进感情。该项自制年画的主题活动也是继2011年的“镇海楼新春佳联雅集”活动后,广州博物馆举办的又一项弘扬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重要迎春活动。

 

参加活动的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广州博物馆提供的由“黄、蓝、绿、红、黑”五色木刻版组成的年画套印设备,现场操作调色、上彩、刷印等主要工序,亲手印制出构图精美、寓意吉祥的“五彩金龙”图案年画。年画印制完成后,还可以加盖广州博物馆精心制作的“年年有余”、“黄金万两”年画图案印章。

 

“感受新年欢乐喜庆的气氛、制作精美生动的年画、了解年画的工艺流程,相信广州博物馆是春节期间羊城市民出游时最佳的选择!

 

1、参加方法:感兴趣的羊城市民,请于1月25、26日(大年初三、初四)上午9:00后亲临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参加活动。

 

2、联系方式:欲了解详情,请致电:020-83550627、83545253向相关工作人员咨询。

                                                      (通讯员:叶伟华)

 1-120120124Z2D9.jpg

版权所有: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
     联系电话:020-81098665、81093460     传真:020-81093460      电子信箱: 81098665@163.com
     地址:广州市东风西路140号6楼609室    邮编:510170
     备案号:粤ICP备11091071号
     公网备案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656号
     技术支持:广东银旅通信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